【JD-GSZ05】【二次供水水質監(jiān)測設備選競道科技,精度更高,廠家直供,更具性價比!更多優(yōu)惠,歡迎詢價!保障用水安全】。
二次供水水質監(jiān)測系統需要定期校準嗎?多久校準一次合適?
“監(jiān)測系統顯示水質達標,是不是就不用管了?”“校準聽起來很復雜,不做會有影響嗎?” 在二次供水水質監(jiān)測系統的日常使用中,不少物業(yè)或管理人員會忽視 “定期校準” 這一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。但實際上,無論設備品牌或型號如何,定期校準都是保障監(jiān)測數據準確的 “必要操作”—— 若長期不校準,傳感器會因磨損、污染等出現 “數據漂移”,可能導致 “水質超標卻未報警” 或 “水質正常卻頻繁誤報”,讓監(jiān)測系統淪為 “擺設”。那么,校準為何如此重要?不同部件的校準周期又該如何設定?
先明確:定期校準是數據準確的 “安全閥”
二次供水水質監(jiān)測系統的核心是傳感器,而傳感器在長期使用中,會受到多重因素影響導致精度下降:比如余氯傳感器的電極會因與水中化學物質反應而老化,濁度傳感器的鏡片會因水垢附著而透光率降低,pH 傳感器的電解液會隨時間揮發(fā)導致靈敏度下降。這些變化往往是 “漸進式” 的,初期可能僅出現微小的數據偏差,但隨著時間推移,偏差會逐漸擴大。
某小區(qū)曾因未定期校準監(jiān)測系統,出現過這樣的問題:系統顯示余氯值穩(wěn)定在 0.08mg/L(符合國家標準≥0.05mg/L),但居民卻反映自來水有輕微異味。送第三方實驗室檢測后發(fā)現,實際余氯值僅為 0.03mg/L,已低于安全標準 —— 原因就是余氯傳感器長期未校準,數據漂移了 0.05mg/L。若繼續(xù)忽視校準,可能會引發(fā)微生物滋生等更嚴重的水質問題。由此可見,定期校準不是 “可選操作”,而是保障飲水安全的 “必要防線”,能及時修正數據偏差,讓監(jiān)測系統真正發(fā)揮預警作用。
校準周期:按 “部件類型 + 使用場景” 靈活設定
不同類型的傳感器,因工作原理、磨損速度不同,校準周期也存在差異;同時,使用場景的水質復雜度、設備運行強度,也會影響校準頻率。綜合行業(yè)規(guī)范(如《城鎮(zhèn)供水水質在線監(jiān)測技術規(guī)范》CJJ/T 252-2016)和實際運維經驗,可按以下標準設定校準周期:
1. 核心檢測傳感器:3-6 個月校準一次
余氯、濁度、pH 值是二次供水監(jiān)測的 “核心指標”,對應的傳感器使用頻率高、受影響大,建議每 3-6 個月校準一次。具體可根據水質情況調整:若小區(qū)水質較復雜(如管道老化、水箱易滋生藻類),或設備安裝在水質波動大的區(qū)域(如靠近二次供水泵組),建議縮短至 3 個月校準一次;若小區(qū)水質穩(wěn)定(如使用新管網、水箱定期清洗消毒),且設備數據長期無明顯波動,可延長至 6 個月校準一次。
校準方法需嚴格遵循說明書:余氯傳感器通常用標準余氯溶液(如 0.1mg/L、0.5mg/L)進行 “兩點校準”;濁度傳感器需用標準濁度液(如 1NTU、10NTU)校準;pH 傳感器則用 pH4.01、pH6.86、pH9.18 的標準緩沖液進行三點校準,確保不同 pH 區(qū)間的檢測精度。
2. 輔助檢測傳感器:6-12 個月校準一次
溶解氧、水溫、電導率等輔助指標的傳感器,磨損速度相對較慢,校準周期可適當延長至 6-12 個月。其中,水溫傳感器精度受環(huán)境影響小,若設備顯示的水溫與實際水溫(用溫度計現場測量)偏差小于 0.5℃,可 12 個月校準一次;溶解氧傳感器若安裝在水流平穩(wěn)、無油污的環(huán)境中,6-8 個月校準一次即可;電導率傳感器因易受水中離子濃度影響,若小區(qū)水質硬度較高,建議 6 個月校準一次,避免水垢附著導致數據偏差。
3. 系統整體調試:每年至少 1 次
除了單個傳感器的校準,監(jiān)測系統的 “整體調試” 也需定期進行,建議每年至少 1 次。整體調試包括:檢查數據傳輸是否穩(wěn)定(對比設備本地數據與平臺上傳數據是否一致)、報警功能是否正常(用標準水樣模擬超標情況,測試報警是否及時觸發(fā))、設備供電是否穩(wěn)定(用萬用表檢測電壓波動是否在允許范圍)。若發(fā)現系統存在數據延遲、報警失靈等問題,需及時排查原因,必要時聯系供應商進行專業(yè)調試,確保系統整體運行正常。
校準操作:注意這 3 點,避免 “校準無效”
即使按周期校準,若操作不當,也可能導致 “校準無效”。因此,校準過程中需注意以下細節(jié):
第一,校準前需清潔傳感器。若傳感器表面有污垢、水垢,需先用專用清洗劑(如軟布擦拭濁度傳感器鏡片、浸泡余氯傳感器電極)去除雜質,再進行校準,避免污垢影響校準精度。
第二,使用合格的標準試劑。標準溶液(如余氯標準液、pH 緩沖液)需在有效期內使用,且儲存得當(如避光、密封),若試劑過期或變質,會導致校準結果不準確。建議從設備供應商或正規(guī)試劑廠家采購標準試劑,避免使用三無產品。
第三,記錄校準數據并留存。每次校準后,需詳細記錄校準時間、校準人員、標準試劑濃度、校準前后的設備數據等信息,形成校準檔案。若后續(xù)出現數據異常,可通過校準檔案追溯原因,也便于監(jiān)管部門檢查。
總之,二次供水水質監(jiān)測系統的定期校準,是保障飲水安全的 “隱形守護者”。只有根據傳感器類型和使用場景,科學設定校準周期,并規(guī)范操作,才能讓監(jiān)測數據始終準確可靠,真正發(fā)揮系統對二次供水水質的監(jiān)督預警作用,讓居民喝上放心水。
郵件聯系我們:1769283299@qq.com